10月9日,我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主题,举行统战人士专题座谈会,会议由党委统战部部长刘培元主持,我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各民主党派的代表等12人参会。
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丰富、内涵深刻、高屋建瓴,为做好“十四五”时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海淀区政协委员、北外知联会会长、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金利民教授发表两点感受:其一,习近平总书记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把社会期望、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是“十四五”规划系列座谈会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观点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以贯之的,体现了心中有人民,一心为人民的初衷;其二,习近平总书记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的观点,对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教师,要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考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目标的设定符合北外和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到心中有大局,课中有大势。
民盟北京市委委员、海淀区政协委员、民盟北外支部主委、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明进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要深入学习讲话精神,一是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教文卫体领域专家座谈会讲话的时代背景,明确当前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认识到当前教育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要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已经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三是要明确“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明确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我们要认真研究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九三学社北外支社主委、网络教育学院副教授吴立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有关教育方面的指示全面深刻,令人叹佩。讲话要求广泛开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代的年轻一代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精神、奋斗精神尤为重要。总书记提出把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培养。
民进北外支部副主委柯静教授重点以“做好国际交流,助力全员育人和三进工程”为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她认为,中共中央在编制“十四五”规划中采取的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的举措,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教育公平、终身学习的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体制优势,体现了共产党的责任担当。
九三学社北外支社副主委张婕老师分享了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的体会。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经验的总结非常必要,我们国家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对留学生教育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都起了重要作用;她介绍了在公共演讲和跨文化交际课堂中,注重融入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表示将在汉英交传等课程中继续秉承文化传承理念,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作用。
民盟北外支部委员、国际组织学院教授李辉结合学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她认为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层次和水平的战略目标,培养和推送大批具有国际科技组织胜任力的人才赴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和国际合作的工作尤显重要。要发挥我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构建国际组织人才社会化培养机制,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应用到国际组织人才的社会化培训中,树立科学家担当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事务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构建全球科技治理新格局贡献力量。
民盟北外支部盟员、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李紫莹表示,围绕“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校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为党而生、与党同行,为新中国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外交外事人才。在新时代,我们将传承学校的红色基因,顺应国家对外交流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外语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努力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贡献力量。
民建会员、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方杰表示,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石。作为国际汉语教师肩负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使命;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是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更是一种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人,将秉承“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使命,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优势,积极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和接纳中国文化,并由此向世界展示一个崇尚和平、追求平等的中国形象。
民进北外支部委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彭冬林副编审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文化的四个“重要”,要求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激励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好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向世界介绍当代中国发展成就;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强化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地位,作为出版人,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利用自身优势努力推动多语种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将发挥民主党派专家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创掘,推动中华文化国际分享。
民进北外支部委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审申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对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等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全民的生活文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疫情常态化形势下,要提高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紧迫感。作为一位出版人,发挥民进在出版传媒领域的建言献策作为职责使命。她将在民进海淀文化与出版专委会的平台上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调研报告,为出版传媒业的新一轮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农工党员蔡昉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十分振奋,作为一名农工党员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同仁们感到自豪;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的“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深有感触;希望大家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增强运动促健康的意识,形成强身健体、预防为先的体育运动风尚。
党委统战部部长刘培元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的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奋,对未来五年教育的发展充满期待。希望各民主党派和团体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希望各统战团体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学校发展增砖添瓦,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座谈会现场气氛活跃,通过分享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领域专家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的认识更加深入,思想更加统一,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