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党委统战部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

【来源:统战部 | 发布日期:2021-10-05 】


 9月25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8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的老教授们回信,向他们及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对北外和外语院校提出了殷切期望。9月29日,北外党委统战部组织召开统战人士专题学习回信精神座谈会。座谈会由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刘培元主持。

    刘培元部长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刘培元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北外老教授们的高度认可和肯定,这不仅是老教授们的光荣,也是北外乃至所有外语院校广大教师的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有”人才培养目标,为北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根本遵循。党委统战部将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肯定和认可内化为推动新时代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奋斗目标,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待和嘱托。

     海淀区侨联常委、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朝意教授通过参与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写等具体案例,进一步指出北外在全国外语界的标杆地位和沟通国内外的桥梁作用。她认为,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就要在推进“三有”人才的过程中,深挖北外红色基因的核心内涵,擦亮红色基因的底色,继续践行“为党而生,与党同行”的优秀传统。同时张朝意表示,侨联在国内外沟通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愈发明显,北外侨联应利用好渠道、资源,凝聚起海内外共同奋斗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学校事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知联会会长、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金利民教授表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应深化中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北外孔子学院作为促进中外文化理解的重要平台,应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促进文明发展与互鉴,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外语院校大有可为”的期望。

知联会副会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英桃教授结合多年来的外语教学、人才培养、中文推广等工作经验,谈了自己对“基于语言,超越语言”的思考。李英桃表示,语言的作用除了沟通,还有其背后的情怀、思想、意识,我们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文明交流超越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冲突,共筑人类共识.

知联会秘书长、法语学院副院长王琨表示,作为外语人、北外人,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后,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目标更加明确。王锟回顾了法语前辈“矢志不渝,心系于此”的育人理念与教书传统。他表示,作为中青年教师,要在传承前辈优秀传统的同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并通过实践与探索,开拓新时期的育人道路,为党和国家矢志不渝地培养外语人才。

北外留联会会长、欧语学院陈瑛教授认为,外语院校的人才培养对于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认真思考课程开设、教材编写等具体事宜,共同推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为党和祖国输送更优秀的人才。同时,作为知联会的负责人,陈瑛表示将同留联会会员一起,进一步为学校高端人才的引进贡献力量。

九三学社北外支社委员、英语学院张莲教授认为,要学习贯彻好习主席的回信精神,就应该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三有”人才,提高话语能力,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民盟北外支部主委李辉教授回顾了许国璋等前辈为培养高水平外语人才辛勤耕耘、春风化雨的感人事迹,认为在传承前辈的优良传统时,应将教书育人的理念进一步融入教材,实现真正的理念传递。

民进北外支部主委杨学义表示,作为民进北外支部的负责人,将会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以民进北外支部为依托,积极参与和推动北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祖国伟大复兴贡献积极的力量。

会上,其他同志也踊跃发言并逐一做了交流分享,表达了激动与振奋之情。大家纷纷表示,会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外语人才。